根猫咪学高情商
猫总喜欢到处撒尿,有次它又乱撒尿时,小点去追她,绕着房间跑了一大圈,追到一个角落,它忽然侧身打滚翻出肚皮,撒娇着划了几下空拳。
搞得瞬间没了脾气,只好无奈又宠溺的拍拍它的小脑袋。
之后,它不乖的时候,这招总是让小点的心软了下来。
渐渐意识到,示弱这招不仅在猫和人之间有效,在亲密关系中,更是超级有用!
01示弱让关系联结更深刻
为什么这么说呢?
首先,恰当的示弱,很容易让对方产生共鸣,因为我们对别人痛苦的感受,总是比想法更能感同身受。
正如克里斯廷·内夫在《自我关怀的力量》一书中所说:
“注意到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时,我们通常会变得羞愤难当。我们会因自己的无能——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,无法成为想要成为的人——而心生无力感和挫败感。我们抱怨现状,只固守于主观的狭窄视角。实际上,我们命已同舟。”
遗憾的是,大部分人在遇到生活的困境的时候,往往倾向于把自己隔离起来.
当我们失业在家的时候,我们会认为只有我们沉浸在无聊的肥皂剧中,而全世界都在高效的创造价值。我们不会意识到,每个人的一生中,总有想要停下来的时间。
我们总以为别人都是完美无缺的,但事实恰恰相反,人类的弱点往往是相通的,我们自制力不足,我们畏惧失败,面对外界的否定时,我们容易产生无价值感。
正因为此,当你把你的脆弱讲给伴侣听的时候,往往更容易获得共鸣,也更容易拉近你们的距离。
其次,示弱可以让对方感到被需要,而每个人都想要这种感觉。
因为当伴侣需要你陪在身边时,你会觉得很有价值感和存在感,而相反地,不被需要则是我们不喜欢的一种感受。
有一次我去养老院,一个老奶奶对我说:“变老最难的事情就是没有人不再需要你了。当我想帮别人的时候,得到的回复是‘别担心,你只要顾好你的身体就好了!’,我知道对方是善意的,但我还是想帮忙……我还是想被需要……但似乎没有人不再需要我了……”
在韩剧《请回答1988》中有这么一段剧情:金正焕的妈妈出门几天,回到家后看到家里井然有序、妈妈却难掩失落。正焕问娃娃鱼后,得知妈妈是因为看见家里人过得太好,以为不需要她了而难过。
于是,正焕故意烫哥哥的手、弄碎爸爸的煤球、假装找不到衣服,才让妈妈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快乐。
因此,我们都需要被需要,当你对伴侣说出你的脆弱的时候,这也是一种被需要的状态。
比如,当感到孤单的时候,你告诉伴侣说你想要他来陪你,这会让对方感受到深深的被需要的感觉,反而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。
最后,示弱地表达不满,避免了二次伤害。
面对伴侣做的令人不满的地方的时候,我们往往以为方式只有两种,要么忍受,要么爆发。但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,可以选择第三种方式:示弱地表达不满。
怎么做呢?可以向小点的猫咪学习,撒娇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
我有一个朋友,她男朋友是个急性子,遇到一点需要耐心的事情,就会发脾气,两个人正通话,男生听见电话里有“兹拉兹拉”的噪音,听不到对方声音,就会大声质问说:“怎么回事,听不到了!”。
朋友被这样问很不舒服,但为了不伤和气,她还是假装没事继续讲电话。
但她发现,她可以忍受一次两次,数量累积到一定时候,她就会彻底大爆发,和男友大吵一架。但后来她意识到,压抑不满只会报复性反弹,而表达不满,也不一定非得剑拔弩张,可以用示弱的方式,比如撒娇。
有一次,男友质问她的时候,她试着带着哭腔说:“你居然凶我”,没想到对方立马语气软了下来,和她道歉,矛盾就这样的迎刃而解了。
后来,她发现这个方式百试百灵,当男友讲话没注意她地感受时,当男友袜子乱扔时,她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改正,而且双方地感情也变得更好,一举两得。
02“示弱”的正确打开方式
虽然示弱可以让关系变得更紧密,但在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,并非易事,我们该怎么表达脆弱呢?
(1)接受、描述你地感受
接受感觉没有对错。承认情绪的合理性,说出来或者写下来你的感受,并且分清情绪和想法的区别。
(2)温和表述而不是指责攻击
使用“我”陈述来帮助解释你对发生的事情的主观体验。
用“我感到”而不是“你让我感到”。
举个例子:以下几组短语。你更喜欢听哪个?
第一组:“我觉得不舒服。” “我很难过。” “我觉得我好笨。”
第二组:“你让我觉得不舒服。” “你让我难过。” “你让我觉得自己很傻。”
很显然,我们都更愿意听第一组,而不愿意听第二组,因为第二组有一种被攻击的感觉,而第一组则更中性。
同时,尽量选择表述不具攻击性的感情,比如:用悲伤,恐惧代替愤怒。
在建议伴侣改进时,还原具体的场景,具体的做法。
可以说:“你回家这么晚,我感到不被在乎。”而不是说:“你总是下班这么晚,你不在乎我。”,
我们要清楚,沟通的目的是彼此达成理解和共识,而不是指责和发泄不满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cxlzx.cn/?id=64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